>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行业动态


优久养殖丨肠膜蛋白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肠膜蛋白是畜禽饲料中使用的一种优质蛋白原料,可以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降低腹泻率,并促进肠道绒毛生长发育。但是这种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现收集、整理国内外发表的肠膜蛋白相关文献,分析了肠膜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

肠膜蛋白对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水产动物对肠膜蛋白原料的消化率非常高。杨志强等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对肠膜蛋白的氨基酸消化率高达88.81%,高于喷干血粉和鸡肉粉。曾秋辉等研究了牛蛙对肠膜蛋白营养物质消化率,其干物质、蛋白、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1.3%、80.0%、80.4%,具有优秀的消化率。

日粮中添加肠膜蛋白可以提高消化道酶的活力,从而促进水产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陈灵涵等的试验结果发现肠膜蛋白能提高大鳞副泥鳅幼鱼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Tang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日粮中添加肠膜蛋白可以提高鳝鱼小肠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另外,前人的研究发现,肠膜蛋白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

小肽具有与金属元素结合的特性,其与金属元素生成整合物,促进钙、铜、锌等金属元素的被动转运及在体内的储存,加速小肽和矿物元素的吸收。

肠膜蛋白对蛋白质利用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的转运吸收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小肽可以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直接利用来合成蛋白质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促进水产动物机体的生长。

Tang等发现低鱼粉组日粮中添加5%肠膜蛋白提高了黄鳝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化率,与高鱼粉组日粮基本一致。这一试验结果说明,可以使用肠膜蛋白替代部分鱼粉,而不影响生长性能。

肠膜蛋白对免疫功能、肠道健康的影响

溶菌酶是机体面对病毒和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球蛋白M参与多种抗原特异性反应,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的提高说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肠膜蛋白可以提高鳝鱼血清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M、溶菌酶活性)。

肠道是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绒毛作为吸收的基本结构单位,在营养物质的吸收上起着重要作用。杯状细胞是分泌细胞,分泌小肠液、消化酶等,其数量与吸收能力密切相关。肠膜蛋白的添加提高了低鱼粉日粮情况下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以及ZO-1表达,并且降低肠道促炎因子的mRNA的表达。

肠膜蛋白对饲料诱食性的影响

鱼类的采食行为受到饲料风味和适口性的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其采食量和生长性能。肠膜蛋白富含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小肽和部分游离氨基酸具有多种风味。还有些小肽可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的分泌来调控采食。

在凡纳滨对虾的研究中发现,与不含游离氨基酸的诱食剂相比,含有游离氨基酸的诱食剂可以提高日摄食率。外源性的氨基酸不仅可以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底物,其还可以刺激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Demis等对罗非鱼的研究发现,与5%鱼粉组相比,5%肠膜蛋白可以提高颗粒采食率,降低采食第一个颗粒的时间。

结语

肠膜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其高质量蛋白可以提高饲料消化率和水产动物生长性能,而其中富含的小肽对肠道发育、免疫功能以及饲料诱食性等方面也非常有帮助。肠膜蛋白在水产饲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想了解更多关于肠膜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优势,请关注2025年12月7日-9日在湛江召开的第三届A+水产饲料高峰论坛。上海优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服务总监王根虎博士将带来《DPS的独特功能及其降本增效的应用方案》,报告介绍了肠膜蛋白DPS50的来源和独特功能、生产工艺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优势。DPS50富含小肽,易消化、诱食性强,能促进动物生长和免疫力。通过替代部分鱼粉(如SPC+DPS50方案),可在保持生长性能的同时降低饲料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沪ICP备13039048号-1 2013-2015 上海优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地图 |合作网站: 宁夏电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