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行业动态


今日话题丨淡水鱼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近年来,每到春季,总有一些鱼塘出现严重病情及死亡现象,症状有烂身、出血,疖疮等,并发水霉、寄生虫等病害。累及品种包括草鱼、鲫鱼、鲤鱼、黄颡鱼、斑点叉尾鮰、花白鲢等,被称为“越冬综合征”。

一、什么是越冬综合征?

“越冬综合征”是发生于春季的危害各种淡水鱼类的爆发性疾病,主要症状为濒死鱼感染初期部分鱼眼球突出、充血;体表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赤皮及溃烂,偶见伴随竖鳞的情况;鳍条基部充血或出血,部分鱼鳍条腐蚀;随着病程的发展,体表溃烂加深,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灶,严重时烂及肌肉甚至露出骨骼。

冬天

二、诱发越冬综合征的原因?

1、“越冬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越冬前、越冬期及越冬后的管理有关。

越冬前投喂的饲料质量差,会引起胆汁酸代谢紊乱,继而诱导无菌性炎性反应,降低鱼体体质。

越冬期不投喂则会使鱼体基础代谢水平降低,导致越冬后再投喂时代谢适应能力差。

越冬后投喂量越大,或投喂量的增长幅度越快,就越容易使鱼体代谢重塑失败,从而可能会引起炎症因子风暴,导致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例如出血、烂鳍、烂鳃、烂身、疖疮、肠炎、白便、绿便、绿肝、胆囊肿大等,并继发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

2、此外,捕捞、运输、气候突变、水质不良等因素也会引起和加重炎性反应,诱发炎症因子风暴。

鱼

三、防控越冬综合征措施建议

1、选择适宜越冬的池塘

将养殖鱼类的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处为宜;水深最好能保持在2.0m以上;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符合淡水渔业用水标准,水源水中的溶解氧量最好能维持在7.0-8.0mg/L以上;在放养越冬鱼类之前,需要对越冬池塘进行完成清除野杂鱼和彻底消毒工作,为越冬鱼类创造良好的栖息、越冬环境。

2、提高免疫力 增强疫病监测

在检查饲料质量,少量投喂的前提下,若是发现鱼体出现鳞片脱落、赤皮及溃烂,应及时进行消毒消炎。同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受寒潮影响,回暖后水霉病、小瓜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可能加重发生,要做好水质改良调控、消毒和治疗等防控工作。

3、高质量饲料的投喂

在《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一书中,明确地告诉我国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冬季或早春气温低,鱼类摄食量少,但在晴天无风气温升高时,须投喂少量精饲料,以供鱼体活动所需能量消耗,使鱼不致落膘”,冬季因为水温低,养殖鱼类摄食量虽然会少一点,但是,在晴天无风气温升高的时候,必须要投喂少量的精饲料,对越冬鱼类补充所需的能量消耗以及保证在越冬期间“不落膘”是非常有益的。

打渔

四、发病后的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发生“越冬综合征”的养殖池塘,广大养殖户应注意以下两点:

1、少量多餐 补充能量

以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尽快地向患病养殖池塘内的越冬鱼类投喂优质饲料,旨在补充已经消耗殆尽的能量。在饲料中添加“斯大灵”不仅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调节肠道免疫;还有助于保肝护胆,促进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斯大灵”在诱食促生长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不要滥用药物 避免应激

对于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是不可能实现药到病除的。大量的实践结果已经证实,使用的药物越多,患病养殖鱼类的死亡数量越大,死亡速度越快。因此切忌盲目使用尤其是刺激性大、毒性强的药物,以免对鱼类造成严重应激。

总的来说,“越冬综合征”是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养殖环境、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相关阅读推荐:关于奶酪的生产工艺和特点,你知道多少?

优久


沪ICP备13039048号-1 2013-2015 上海优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网站地图 |合作网站: 宁夏电视新闻网